尿毒症是一种严重的肾脏疾病,可由多种因素引起,可导致肾脏损害。老年人因为体质下降更容易患尿毒症,那么老年人平时应该如何预防尿毒症呢?
老年人平时应该如何预防尿毒症?
第一,定期体检
老年人应该每半年或一年体检一次。体检项目应包括肾功能(血肌酐、尿素氮、肌酐清除率)、肾脏b超、尿液分析等。如果在体检中发现异常,要积极寻找原因,积极治疗。
二、防止可导致肾脏损害的疾病的发生。
肾功能损害往往是尿毒症的早期表现。对于已经发生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的疾病,如肾炎、肾结石等,要积极治疗,控制其发展,密切监测肾功能。最敏感的指标是肌酐清除率,应每3至6个月复查一次。
第三,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和接触有毒物质。
有些药物或毒药会造成肾功能损害或引起肾脏疾病,应避免使用。常用的药物有止痛药、扑热息痛等。如果长期服用这些药物,可引起肾乳坏死、间质性肾炎等疾病,均有可能发展为尿毒症;常见的会造成肾脏损害的有毒食物有毒蘑菇、河豚等。吃这些食物时,首先要确定是否有毒,否则不要吃。
第四,注意日常饮食
摄入足够的维生素。
患者应保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量。维生素是人体新陈代谢必需的辅酶。此外,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最好通过吃水果和蔬菜来补充。一方面,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;另一方面,果蔬纤维素含量高,可以保持排便通畅,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。
控制水和电解质的摄入
大部分尿毒症患者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,所以要严格控制水电解质的摄入。每日食盐摄入量应保持在2至3克左右,以免食盐摄入过多,加重水肿。同时,许多尿毒症患者由于长期利尿剂治疗,往往钾、钙偏低,应适量多吃含钾、钙的食物。
补充蛋白质
对于患者来说,每天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是很有必要的。至于蛋白质,最好是含氨基酸含量高的运动蛋白,比如鱼食。尽量避免食用植物蛋白,每日补充量应在50g左右。补充这样的蛋白质,既能满足新陈代谢所需的氨基酸,又能避免蛋白质摄入过多给肾功能带来的负担。
第五,注意早期症状
1.一般症状:面色苍白灰暗,全身乏力消瘦;
2.胃肠道表现:本病最早、最突出的表现。厌食,腹部不适,继而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舌炎、口腔溃疡,呼气时有尿臭味,后期消化道出血伴黑便、呕血;
3.精神和神经表现:头痛、头晕、恍惚、表情淡漠、嗜睡、昏睡甚至昏迷。后期还常见烦躁不安、肌肉震颤、惊厥、抽搐,是尿毒症早期诊断方法之一。
4.心血管表现:高血压、心律失常常见;纤维素性心包炎,晚期仍可发生心力衰竭;
5.造血表现:重度贫血,晚期有出血症状,是尿毒症的早期诊断之一;
6.呼吸表现:酸中毒时呼吸深而长。晚期可引起尿毒症性支气管炎、肺炎、胸膜炎;
7.皮肤外观:皮肤暗沉、干燥、脱皮。尿素从汗腺排出后,可凝结成白色尿素霜,刺激皮肤,引起瘙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