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底,国家医保局公布了一个数据,引起了热议。即医用耗材要批量采购。最让人惊讶的是,心脏支架的价格从批量购买前的均价13000元,降到了均价700元。而且代购企业有权威说法,进价700元,还是可以盈利的。本次购买将于2020年底至2021年1月1日正式上市。近几个月问了一些在医院工作的朋友,很多人还是用这种支架,反应还可以。毕竟比以前便宜了很多,但是有些人可能会不高兴。
首先要明确的是,这类耗材的出厂价绝对不高。数量在700元的收购价格足以使生产企业盈利。相比一万多的心脏支架,这类支架的质量完全可以放心。采购量允许企业根据订单量进行生产。而且批量生产和运输可以降低很多成本,企业可以及时甚至提前拿到货款,减轻资金压力。所以这些是价格降到700元的部分原因,但更重要的是还有其他原因。毕竟成本不可能降到这么大的比例。中间商医药代表层层加价,设备厂家加价,医院和医保不限价,医生的业绩和耗材的使用价格挂钩。这才是价格虚高的真正原因。集中采购了多少人的奶酪,你就能给行业回报一大笔钱。
最明显的就是医药代表,所谓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,主要销售医疗器械。像这种心脏支架,对他们来说从厂家拿货应该比带量花钱买贵一点,但是价格不多,1000元左右,但是他们需要赚钱,拿到钱才能说服那些医生介绍病人使用这些心脏支架。我的一个朋友在一家1000万人口的市级医院心脏介入科工作。医药代表会经常招待他们,带他们出去玩,喝酒,唱歌等。他是医院的合同工,医院里很少有正式编制。他们的合同工并不担心这些宴会。而且他们属于技术人员,哪里有技术哪里不慌。在带量采购之前,心脏支架的价格高达1.3万。最重要的是这些人赚走了,中间商赚了一大笔,患者多拿了很多钱,医保基金也多拿了很多钱。
我同学说他们科室的医务人员之前奖金很高,业务收入很高。医生和护士在实施手术时充满激情和热情。2021年购买心脏支架后,不仅奖金大幅缩水,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看到700元的心脏支架兴趣不高,积极性不高。这里也有很多文章。